伴随假期结束后复工复产率逐步回升,叠加北方冷空气影响下用电供暖需求韧性不减,工业用煤需求及居民用煤需求双重影响下,煤炭价格看涨。在增产保供大背景下,中长期合同制度日益强化,供需结构性错配更加凸显,煤价易涨难跌,行业基本面依然强劲。
开源证券研报认为,供给方面,煤炭产量增量仍存在不确定性,虽然供暖季或许存在一定量的保供核增产能增量,但现实情况是春节前后煤矿开工率都会处于低位;需求方面,春节过后工厂企业逐步复工复产,且冬季取暖需求高,同时疫情影响也逐渐减弱,2023年我国二产三产有望快速恢复,电煤日耗将有望抬升,动力煤价格仍具向上动能。
数据显示,截至1月28日,京唐港动力末煤(Q5500)山西产平仓价1210元/吨,相比于节前下跌10元/吨,相比于去年同期上涨248元/吨,年同比增加25.8%。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运行处副处长纪少卿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从整个2023年来看,我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将逐步增强,发电供热和民生用煤依然是供应保障的重点,煤炭中长期合同覆盖范围将继续扩大,电煤中长期合同相关政策将不断完善,预计电煤中长期合同价格可能在合理区间内波动运行;市场煤供需将逐步改善,市场煤价格或将弱势调整,价格水平可能逐渐回归正常。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地缘政治冲突、极端天气、突发事件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不排除可能出现区域性、品种性、时段性煤炭供需失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