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港口煤价加速下探。供应侧,上游供应保持高位、下游需求未见明显起色,环渤海港口库存持续增加,大幅高于往年。需求侧,电厂端因煤炭日耗增长缓慢,库存处于同期高位。叠加煤价暂未止跌,现货采购意愿不强。非电行业开工进度较缓,用煤购煤需求也不佳。总体来看,国内煤炭供给恢复速度明显快于需求回增速度,北方港口煤炭供需较为宽松。加之随着环渤海港口提高堆存费用,加快疏港力度,卖方囤货成本和难度也有所增加,使得部分贸易商不再盲目挺价,开始快速降价出货,继而带动港口煤价急速下探。
截至2月10日,秦皇岛港口煤炭报价区间1030-1050元/吨,较上周下降120元/吨。
进口煤价大幅下挫。国内沿海电厂由于库存总体偏高,实际招标采购量不多,导致外贸商销售不畅,节前所屯货源积压严重,只能被迫低价出售减亏,从而驱使国内进口煤价大幅下挫。
截至2月10日,CCI4700到岸价报收769.12元/吨,环比下跌71.15元/吨。
主产地煤价承压下行。供给侧,本周主产区煤矿基本恢复正常生产,上游供应稳步增加。需求侧,受港口行情惨淡影响,贸易商发运积极性受挫,实际采购较少。下游工厂仍未全面复工复产,终端企业用电、用煤需求一般,加之大集团采购价格持续下调,使得下游观望待降情绪较浓,补库节奏缓慢。总体来看,产地市场供需趋于宽松,部分煤矿库存压力较大,价格持续承压下调。
环渤海港口库存继续抬升。调入方面,主产区煤矿大都已经复产,长协供应稳步增加,港口日均调入量保持高位运行。调出方面,下游库存高企,暂不急于补库,总体以刚性采购为主,港口日均调出量保持低位运行。相较而言,本周北方港口调入依旧高于调出,库存延续累库状态。
截至2月10日,环渤海六港日均调入量185.44万吨,较上周上涨1.81万吨;日均调出量173.91万吨,较上周上涨7.61万吨;库存合计2768.30万吨,较上周增加96.9万吨。
海运方面:沿海煤炭运价延续弱势。节后工业用电复苏力度不及预期,沿海电厂煤耗增幅不大,库存保持高位。叠加对煤价仍持看空预期,使得其暂不急于北上补库。本周沿海运输市场需求依然惨淡,运价延续积弱态势。
截至2月10日,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562.79点,环比下跌11.31点;秦皇岛-宁波(1.5万~2万DWT)报收37.2元/吨,环比下跌0.3元/吨;京唐/曹妃甸-宁波(4万~5万DWT)报收 20.1元/吨,环比下跌0.6元/吨。
终端煤耗及库存:日耗缓慢增加,库存小有回落。本周工业企业陆续开始复工,但总体节奏较缓(截至2023年2月7日,全国工程项目开复工率为38.4%,较去年同期下降12.6个百分点),工业负荷提增速度不及预期,终端电煤消费仍处缓慢增长阶段。库存方面:下游补库力度不强,电煤消耗有所回增,使得库存小有回落。
行情展望:
供给方面
港口高库状态延续,供应总体充足。主产区保供工作持续推进,生产、供应保持高效状态。下游库存高企且看跌情绪仍浓,拉煤积极性及接货能力暂难明显提高,预计环渤海港口高库存状态仍将维持一段时间,动力煤供给总体充足。
需求方面
电厂端现货采购意愿不高。虽然随着更多工商企业复工复产,加之短时寒潮天气扰动,终端煤耗将加快回增,但当前沿海及内河电厂库存同比偏高(部分企业甚至已要求减少或延缓长协兑现),基本靠采购高性价比的长协及进口煤即可满足电力保供需求。加之煤价处于快速下跌阶段且尚未显露企稳迹象,现货采购热情预计短期难振。
非电终端需求或逐步释放。2月中下旬,临近传统开工旺季,非电行业开工备货需求可能陆续释放。
情绪方面。受“港口加快疏港,下游观望气氛浓郁、产地持续补跌”影响,卖方止损出货心态或依然较强,从而施压港口煤价继续下行。
综上来看,在“目前中下游库存均高”背景下,港口供应无忧、终端补库不急,短期内环渤海煤炭市场供需仍将维持宽平衡状态。加之市场情绪极度悲观,预计单靠非电购需释放暂难逆转煤价跌势,下周港口煤价将继续以降为主。
值得关注:中下游去库情况;终端煤炭消费恢复力度;北方降雪天气对煤炭生产、供应、运输等各环节的影响;澳煤到港通关情况;进口煤性价比变化情况;长协基价、标杆煤企外购价涨跌对现货市场心理预期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