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用煤旺季的到来,
煤炭市场本应迎来需求的高峰,然而,高库存却成为了压制煤价的关键因素。
1. 供需宽松:近期动力煤市场在高库存和低需求的双重压力下,价格持续承压运行。国内原煤产量预计将保持正增长,长协煤兑现率提升,叠加进口煤涌入,产地和港口、终端库存均呈现累积态势,而下游需求则以长协和刚需为主,市场整体供需形势相对宽松。
2. 库存累积:港口市场弱稳运行,沿海地区电厂在长协补充下对市场煤需求较少,采购需求基本以刚需为主,市场整体观望情绪较浓。港口库存快速回升,面临疏港压力,短期内煤价将维持弱稳状态。截至11月27日,环渤海九港库存总量29999.7万吨,较昨日增加79.7万吨;同比去年增加170.6万吨。电厂库存方面,截止11月22日,全国72家电厂样本区域存煤总计1281.7万吨,环比上升8.0万吨;日耗52.51万吨,环比上升0.1万吨;可用天数24天。
3. 价格下行压力:市场交投氛围冷清,下游采购基本以刚需为主,且压价现象严重,实际成交很少。贸易商对后市情绪判断走弱,需求端未有明显改善前,市场整体以谨慎观望为主,短期内价格将维持小幅回落走势。截至11月27日,动力煤CCI指数价格5500卡报828元,5000卡报727元,4500卡报635元,分别较昨日下跌1-2元/吨。同比去年分别跌112元/吨、90元/吨、83元/吨。
4. 市场预期走弱:尽管市场对冬季用煤旺季有所期待,但高库存水平带来各方对煤价走势分歧明显,使得煤价上行难度大,弱势震荡走势概率高。预计今冬煤炭市场相对稳定,煤价难有出色表现。
综上所述,尽管冬季是传统的用煤旺季,但由于高库存的存在,煤价上涨的动力被大大削弱。市场供需宽松、库存累积以及需求端的制约,共同构成了压制煤价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种市场环境下,煤价难以实现显著上涨,预计短期煤价将维持震荡或小幅下降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