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市场:跌势趋缓 零星反弹初现
主产地煤价延续弱势,但降价节奏明显放缓。内蒙古鄂尔多斯矿区呈现"供强需弱"格局,长协履约放缓叠加中间商抛货,煤价普跌5-20元/吨;陕西调价煤矿数量锐减,仅个别矿井小幅降价5-10元/吨刺激销售。值得注意的是,局部高热值煤矿已出现5-10元试探性反弹,释放企稳信号。
关键看点:神华外购价再降2-10元,但市场对此反应钝化。随着河北、河南等地16日起迎40℃极端高温,电厂日耗预期提升,部分贸易商开始提前布局。
港口博弈:库存高位压制煤价
环渤海港口持续累库至3092万吨(5月12日数据),需求端观望情绪浓厚。当前北港成交价阴跌5元/吨,贸易商普遍担忧库存压力。但需警惕:若产地供应收缩与高温需求形成共振,港口去库速度可能超预期。
进口市场:价格倒挂或引发变局
印尼Q3800到岸价(448元)与内贸煤(447元)基本持平,澳煤Q5500(682元)已高于内贸煤14元。进口煤价格优势消失叠加贸易商抛货,电厂招标价屡创新低。中美关税调整或成潜在变量,需密切关注政策落地时点及执行情况。
需求端:高库存与高温赛跑
当前电厂库存仍处25.2天高位,但两大因素正在酝酿变局:
1.极端天气冲击:黄淮地区16日起持续35℃+高温,局地达40℃,空调用电负荷激增;
2.水电替代减弱:江南华南降水虽压制火电,但北方干旱致水电补充有限,火电托底作用凸显。
后市展望:5月下旬或现拐点
尽管当前市场仍受高库存压制,但三大驱动因素正在积聚:
1. 高温催生刚性需求:干热风天气加速电厂日耗攀升;
2. 备货周期临近:6月迎峰度夏迫近,补库窗口仅剩2周;
3. 供应端收缩:产地检修+进口倒挂或致供应边际收紧。
需警惕:气象预报显示华北黄淮6月初或迎强降雨,可能短暂压制煤价反弹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