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用煤淡季效应显著,电厂日耗走弱,终端补库意愿低迷;叠加煤价下行预期,市场“买涨不买跌”心态加剧,报价持续下跌。高库存叠加低采购需求,贸易商出货压力较大,市场情绪悲观,预计煤价仍有下跌空间。
上周,环渤海港口煤价累计下跌了17元/吨。本周,市场煤报价加速回落,贸易商普遍按指数下浮出货;下游主动询货者寥寥无几,终端零星放标,且压价严重。买方市场格局之下,贸易商出货难度较大,少量成交以低价货源为主。目前,库存爆满,看不见上涨希望,市场供需矛盾加剧,港口煤价下跌速度加快,甚至单日下跌5-6元/吨。由于港口库存攀升,港方要求客户强制疏港,并限制铁路装车菜单,减少无效库存,部分贸易商产生恐慌情绪,报价加速下跌,个别急售货源报价按指数下浮8-10元/吨甚至更多;仅少数货主因成本实在太高,选择暂停出货,盖好苫布,等待后续行情止跌回涨再说。据京唐港贸易商张经理分析,下游用户库存较为充足,电厂认为港口库存还将回升,贸易商着急出货,投标竞价激烈;而华东某电厂采购部刘经理介绍,该电厂机组检修已经完毕,但考虑到煤价还有下跌空间,不急于拉煤补库,而是继续观望,等待价格触底再拉。
晋陕蒙主产地满负荷生产,集港货源增加,港口调入量维持高位。由于环渤海港口库存偏高,部分煤种限制发运,促使港口面临疏港压力。而在港口库存高企、可操作利润空间狭窄甚至倒挂的情况下,市场户发运积极性降低,一些发运计划推迟。而环渤海部分港口开启紧急疏港措施,努力扩大装船量,控制调进数量,大秦线日发运量被迫降至108-110万吨。部分贸易商反映,即使有采购合同,也不一定能点到菜单,必须等有船舶预报,才会安排菜单和卸车计划。
本周后半程,甚至下周,煤炭市场仍面临供需宽松局面。国内产量持续增长,进口煤量维持高位;而需求端因:民用电淡季、非电行业需求低迷、社会库存不断积累等因素影响,造成市场表现疲软,港口高库存压力一时难以缓解。尽管夏季渐近,南方气温回升,可能会刺激电厂补库需求。但考虑到目前社会库存处于高位水平,进口煤减量不明显;预计入夏之前,煤价反弹空间有限,整体仍将延续“大跌后小涨”的弱势震荡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