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
煤炭市场呈现稳中趋涨态势,产地与
港口价格双双上扬,市场供需关系持续得到改善。随着“迎峰度夏”高峰期的临近,民用电负荷拉高,电厂日耗明显增加,可用天数下降,促使下游需求保持一定水平。而供应端也毫不示弱,安全月过后,主产区各大煤矿将加快生产和外运,站台大量堆存的
煤炭等待外运。七月份的沿海
煤炭市场迎来供需两旺态势,环渤海
港口煤炭周转加快,
港口煤价有望滞涨趋稳。回顾六月份,安全生产月叠加环保检查影响,晋陕蒙主产地供给持续受限。部分煤矿因检修停产导致供应小幅收紧,产地煤价震荡上行。由于产地到港价格倒挂现象仍存,导致贸易商发运数量有限,
港口可用于流通的资源并不多,促使环渤海
港口市场情绪向好。月底,补空单叠加部分电厂增加招标采购,促使
港口煤价保持上涨模式。但由于下游需求采购积极性有限,对高价接受程度不高,多派船拉运长协,需求端支撑并不是十分强劲,
港口煤价出现涨幅放缓迹象。一旦进入七月份,主产区安全环保检查接近尾声,前期减产的煤矿恢复生产,增加销售和外运数量,
煤炭市场的供应端逐渐趋向宽松,铁路发运量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加,
港口优质资源将得到补充。
利好因素:首先,“迎峰度夏”高峰期临近,南方天气炎热,民用电负荷拉起。其次,贸易商现货囤积有限,优质资源供给可能趋紧。再次,澳洲主要动力煤发运港口,以及连接煤矿与港口之间的铁路网络,因降雨出现中断,导致高热值煤炭出口量减少。利空因素:首先,电厂库存仍处于高位,进口煤持续补充。其次,长协煤兑现稳定,抑制市场煤需求。再次,工业用电正处于恢复阶段,电厂日耗增长缓慢,高库存对煤价形成压制。
本周二开始,安全生产月结束,而为期一个月的第三轮第四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也将结束,产地煤矿开工情况或逐步增加。预计上旬,产地煤炭供应将恢复至正常水平。下游方面,华东地区提前出梅,进入高温模式,而华南地区气温也明显回升,拉动煤炭需求增加,煤炭市场迎来供需两旺。但由于下游电厂及江内库存均在高位,且阶段性采购接近尾声,电厂补库积极性明显放缓,由前期积极招标采购转为消耗库存。一旦供应端增量超过需求端,环渤海港口进入垒库模式的话,贸易商着急出货,煤价会出现止涨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