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动力煤市场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淡季不淡”特征,煤价整体呈现企稳反弹态势,经历了从承压下行到稳步上行的转变。特别是节前补库需求的释放和供应端的收紧共同推动了煤价上涨。
影响因素分析:
供应端:持续收紧
政策严控超产:陕西省发改委下发通知,要求省内煤炭生产企业“反超产”、“反内卷”,根据市场需求合理排产,严格在合法产能内组织生产。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通报了93处超公告产能组织生产的煤矿,2024年超产6116.9万吨,并对2025年上半年单月超产的15处矿井责令停产整改。这些政策对主产区煤炭产量形成了有效约束。
生产活动谨慎:月初受重要活动影响,煤矿生产谨慎。下旬则因临近国庆长假,为保安全,产地部分民营矿有减产或停产计划,加之月底部分完成月度任务的煤矿将暂停产销,以及个别煤矿的设备检修和停产整顿,共同导致主产区供应小幅收紧。
港口库存低位:北方港口煤炭库存量屡创新低。截至9月3日,北方三港煤炭库存量为2035万吨,较年内高点下降1074万吨,降幅34.54%。由于发运到港价格持续倒挂,贸易商拉运积极性偏低,港口现货资源,特别是市场煤资源,持续紧张。
需求端:稳中有增
电煤需求步入淡季:随着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转凉,民用电需求明显转弱,多地火电厂负荷下降,机组开机率普遍下滑。沿海六大电厂日耗有所回落(9月19日当周为87.7万吨,周环比减少2.1万吨),电煤需求进入季节性淡季。
非电行业需求支撑明显:建材、化工等非电企业生产积极性尚可,开工率周环比小幅增长。冶金、化工等非电行业刚需补库持续推进,对原料煤的需求形成了一定支撑。
节前补库需求集中释放:国庆长假临近,部分用煤企业(包括部分电厂和非电企业)存在节前备库需求。东北地区部分终端甚至已开始进行冬储采购,进一步提振了市场情绪。
投机需求入场:贸易商对中长期行情不悲观,认为煤价“政策底”已现。在煤价企稳后,投机抄底需求也有所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