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19天的大秦线秋检落下帷幕,从今日起,大秦线日发运量将从100万吨增至110-120万吨。与此同时,南方开启降温模式,北方全面进入供暖季,热力企业与电厂的用煤压力增大。在此背景下,终端下游电厂的采购策略依旧优先选择兑现长协合同,对于市场煤的采购,电厂则持谨慎态度,仅以满足少量刚性需求为主。
本周,环渤海港口动力煤价继续上行;单周,港口煤价上涨了28元/吨,较上周收窄9元/吨。供应收紧与弱需求博弈加剧,环渤海港口动力煤市场在多重因素驱动下延续上行走势,各热值煤种报价普遍上涨。本轮上涨主要是受供应端收紧与冬储预期强化共同推动,国庆过后,煤价累计上涨了67元/吨。大秦线开启秋季集中修,导致铁路运力受限;叠加产地超产核查和安监趋严,生产和发运受阻,市场可流通货源趋紧。本周前半程,贸易商对后市冬储行情普遍看好,捂货惜售情绪浓厚。本周后半程,部分贸易商开始加快出货,以规避市场风险。由于高价现货已超出下游电厂的普遍接受能力,导致实际成交偏淡,市场观望情绪升温。在强预期支撑下,短期市场仍将保持偏强运行,但受制于疲软的实际需求承接力,煤价上涨无力。
从供应方看,贸易商基于持续高企的发运成本以及对冷冬的预期,挺价心态依然偏强,但其销售心态已较前期更为迫切,出货意愿增强,部分卖方甚至希望以指数平价出货,反映出高报价下的实际销售正面临阻力。从需求方看,尽管寒潮天气支撑了市场的看涨情绪,并吸引了部分采购询盘;但终端对当前的价格水平接受度有限,采购行为趋于谨慎。面对卖方的强势报价,下游用户普遍反应冷淡,缺乏积极配合,导致实际高价成交困难,市场交投氛围整体清淡。
而下周,港口煤价是涨?还是跌?后续走势需重点关注下游阶段性采购是否能接踵而至,以及大秦线恢复后的运输情况。随着供暖需求的全面释放,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领域的用煤量将显著提升,进而有效拉动煤炭市场的整体需求。基于这一预期,预计短期煤炭市场小幅回落后,仍会出现偏强的运行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