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省委巡视兰溪时指出,兰溪城乡环境污染防治压力较大,企业用煤量、危险废物处置量、有毒废气排放量长期居高不下。为有效落实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兰溪市高度重视,精准施策,进一步加强末端治理与常态化监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大力开展有毒废气末端治理。督促指导2家火电和10家水泥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火电行业排放的有毒废气中,烟尘下降66.7%%、SO2下降25%、NOX下降65%,水泥行业排放的有毒废气中,烟尘下降50%、SO2下降65%、NOX下降68.75%。同时,强化项目准入,严格控制“两高”产业落地,从源头上遏制废气排放大项目上马。进一步落实环保电价、超低排放电价的奖惩措施,倒逼火电企业自觉执行超低排放标准,并进一步加强了对现有污染源特别是废气重点排放企业的达标排放监管。实施了两大行业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标记,根据生产设备不同工作状态,清晰记录企业各种工况下污染排放状况,加大了污染物排放精细化监管,实现科技助力污染减排。
大力推进危废监管提档升级。以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为抓手,进一步优化我市危废处置能力,补全铝灰、飞灰、工业废盐综合利用缺口,实现我市飞灰、废盐“驱零填埋”技术突破。于省内率先出台了《兰溪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提档升级实施方案》,落实企业开展提档升级工作。持续提升“固废一件事”系统覆盖面,注册企业数达3600余家。对辖区内危险废物经营企业开展分级评价自评,对查出问题积极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探索制定《核酸检测点涉疫医废收集和暂存规范》,打造涉疫医废协同高效、闭环式处置体系。2022年以来,我市共产生危险废物9.213万吨,利用处置10.095万吨,利用处置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