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电增量全国最大、发电设备利用率全国最高、外来电占比全国最大”的“三最”挑战。
面对历史级的高温负荷考验,浙江未雨绸缪,从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以及“源网荷储一体化”四个维度协同发力,打出了一套迎峰度夏“组合拳”,为全省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筑牢能源基石,也为全国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浙江样板”。
筑牢电源基本盘:传统挖潜与绿色转型双轨并进
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稳定充足的电源是根本支撑。浙江深谙此道,多措并举强化电源保障能力。
传统电源稳根基是首要策略。浙江省内充分运用煤电容量电价等政策杠杆,压实发电企业主体责任,全面加强电煤库存品质管理和机组日常运维,确保主力煤电机组在关键时刻“顶得上、发得满”。同时,发挥大电网资源配置优势,灵活增购临时外来电,用足用好跨省跨区输电通道空间,有效增加电力供应。
重大项目强支撑为系统注入新动能。今年以来,一批“压舱石”电源项目密集投运:浙能嘉兴9号机、国能北仑8号机、华润温州3号机——三台百万千瓦级高效煤电机组按期投产,显著增强了基荷加调峰电源能力;宁海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调节性电源并网,为电网提供了宝贵的灵活调节资源。这些项目超额完成迎峰度夏前的装机计划,成为浙江迎战夏峰的关键力量。
绿色转型加速度重塑能源结构。浙江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可再生能源装机于今年实现历史性跨越。截至6月底,全省光伏装机容量已达6026万千瓦,跃居省内第一大电源类型,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首次突破50%大关。与此同时,新型储能作为调节“生力军”快速崛起。金华武义200MW/400MWh网侧储能项目(欣元储能站)——目前全省规模最大的电网侧电化学储能电站,已于2024年6月顺利完成并网试验。这个巨型“电网充电宝”采用314Ah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配置88个电池舱和44个变流升压一体舱,可为电网瞬间提供±200MW的调峰调频容量。
节能降耗腾空间是重要的间接“电源”。在消费侧,浙江严格管控“两高”项目,实施重点用能单位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成效显著。一季度能耗强度(考核口径)下降5.6%;截至6月底,腾出用能空间518万吨标准煤,保障“千项万亿”项目能耗2858万吨标准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