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浙能虚拟电厂调度中心,记者发现与传统电厂的调度中心似乎并没有大的区别,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用电量和供电量变化、分布式能源资源数量以及资源类别、编号、名称、机组功率及电力上限、下限等信息。不同的是,这些分布式能源分散于全省11个市,大家形象地称之为“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浙能虚拟电厂事业部副总经理孙成富告诉记者,虚拟电厂于2022年10月立项,2023年底建成,2024年6月迎峰度夏期间正式投入运营。到目前,运营、调度的机组规模已从最初的20兆瓦提高到175兆瓦,资源数达226个。“预计到今年底,资源数可以达到300个以上,机组容量进一步扩容。”孙成富说。
浙能虚拟电厂的电力资源,目前基本上来源于工商企业的储能站、充电桩、空调系统等可调节资源。记者看到,这些企业有西子、顾家家居、民生药业、浙江石油等知名企业以及虚拟电厂所在的浙能源力科创中心,其中浙江石油有26个场站、447个充电桩。在先进技术的加持下,浙能虚拟电厂可提供连续24小时的兆瓦级调频能力,实现资源的秒级响应,平均负荷调节速率超过每分钟20兆瓦,调节精度高达99%,调频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煤电机组。
浙能源力科创中心大楼在2023年交付时,就建成了浙江单体最大的楼宇智慧低碳综合能源系统,有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机组、磁悬浮冷水空调机组、蓄冷罐、地源热泵、薄膜光伏、微风发电机组等多种可调节电力资源。“当天空飘来一朵云,光伏发电量下降或者风力变小风电量下降,通过系统的秒级响应,蓄冷罐就会通过冷水释放冷气,代替电能给空调提供冷源或调度燃气机组多发电,减少市电的使用量,缓解电力保供压力。”孙成富举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