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镇海新闻网 帮助
宁波动态 通知公告 宁波煤价 乍浦煤价 温州煤价 金华煤价 航运价格 公路运价 煤炭供求 注册会员
省内动态 全国动态 衢州煤价 台州煤价 绍兴煤价 发运港煤价 今日存煤 船舶动态 内河运价 广告服务
主办单位:镇海煤炭行业商会 指导单位:浙江省煤炭行业协会 主管单位:浙江省能源局  主办单位:镇海煤炭行业商会 指导单位:浙江省煤炭行业协会 主管单位:浙江省能源局 
首页 >> 省内动态 >> 正文

浙江省重点领域清洁运输实施方案
http://www.zjmtxx.cn 2025/8/27 8:59:23 来源: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点击: 作者:

浙江省重点领域清洁运输实施方案根据《浙江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浙政发〔2024〕11 号)要求,为进一步推动我省货物运输结构清洁化,促进交通领域减污降碳,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目标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宜水则水”“宜铁则铁”“宜电则电”,协同推动货物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助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到 2025 年底,燃煤火电、钢铁、水泥、有色等重点行业大宗货物清洁运输1比例达到80%,沿海主要港口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达到 80%,其中铁矿石、煤炭等清洁运输比例达到 90%,新能源2和国六排放标准货车保有量占比力争超过 42%。到 2027 年,重点行业和主要港口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进一步提升,车船结构进一步优化,货运车辆充换电网络逐步完善,重点港口码头、物流通道具备新能源货运车船充换电能力。

二、主要任务

1 清洁运输指铁路、水路、管道或管状带式输送机、封闭式皮带廊道等运输方式。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优先采用铁路、水路,短距离运输优先采用封闭式皮带廊道、管道或新能源车船。

2 新能源汽车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

(一)推动重点工业企业清洁运输燃煤火电行业。统调燃煤电厂煤炭全部采用水路、铁路运输,推动燃煤热电、自备电厂、燃煤锅炉使用单位共建、共享、共用煤炭铁路专用线、散货码头和煤炭陆港,集港采用铁路、水路运输,疏港采用新能源车辆、封闭式廊道、管道等方式运至厂内。到 2025 年底,燃煤火电行业的燃料、石灰石、灰渣、脱硫副产物等物料采用清洁方式运输比例不低于80%;清洁运输比例达不到 80%的部分采用新能源汽车替代,其它公路运输部分全部采用新能源或国六排放车辆。厂内非道路移动机械原则上采用新能源或国四及以上排放标准。到2027 年底,燃煤火电行业基本完成清洁运输改造。钢铁、有色行业。通过新建或利用既有铁路专用线、打通与主干线连接等方式,提升铁路运输比例;对短距离运输的大宗物料,鼓励采用管道或管状带式输送机等密闭方式以及新能源货车运输。到 2025 年底,长流程钢铁、铜冶炼行业的矿石、煤炭、焦炭和产品以及短流程钢铁企业废铁废钢、石灰石、萤石等大宗物料和产品,采用清洁方式运输比例不低于80%;达不到的,汽车运输部分应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或达到国六排放标准的汽车。厂内非道路移动机械原则上采用新能源或满足国三及以上排放标准。

水泥行业。水泥行业中长距离运输优先采用铁路或水路;短途运输优先采用皮带通廊或新能源车辆;厂内物料转运优先

采用皮带通廊或封闭式螺旋输送机,减少厂内物料二次倒运和汽车运输量。到 2025 年底,水泥熟料生产行业原燃料运输采用清洁方式运输比例不低于 80%;达不到80%的部分采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替代比例不低于60%,其他原燃料运输全部采用新能源或国六排放标准车辆。产品运输优先采用清洁运输方式,汽车运输全部采用新能源或国六排放标准车辆。厂内使用新能源或国六排放标准运输车辆。非道路移动机械原则上采用新能源或满足国三及以上排放标准。到2027 年底,水泥熟料生产行业原燃料清洁运输比例达不到80%部分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厂内全部使用新能源车辆,非道路移动机械全部采用新能源机械或满足国四排放标准。其它重点行业。结合各地产业特点,有序推进玻璃、炼油与石油化工、化学纤维制造、纺织染整、烧结砖等其它重点行业清洁运输,重点推进年日均载货车辆进出20 辆次及以上,或日运输量 150 吨以上的重点用车单位实施清洁运输。新建及迁建大宗货物年运输 150 万吨以上的工矿企业,原则上需要配套建设铁路专用线、水运、封闭式通廊等清洁运输方式。探索“产业集群+内河港口”协同发展模式,打通航道达园入企“最后一公里”。(二)提升重要物流场所清洁运输水平提升主要港口清洁运输比例。沿海主要港口新建或改扩建集装箱、大宗干散货作业区时,原则上要同步建设进港铁路。提升海铁联运比例,加快梅山专用线和北仑支线复线、头门港

铁路支线二期等铁路集疏运项目建设。提高海河联运比例,加速浙北集装箱主通道、京杭运河、杭甬运河、钱塘江中上游等4大核心集装箱运输通道以及多式联运枢纽建设。到2025年,沿海主要港口集装箱清洁运输(含新能源车)比例达到20%,大宗货物达到 80%,其中铁矿石、煤炭等清洁运输比例力争达到90%,新增和更新港内集卡优先使用新能源动力,鼓励对新能源货车开辟绿色货运通道。到 2027 年,沿海港口进港铁路支线(含复线)达到 6 条,零碳航线达到7 条,集装箱海铁、江海河联运量分别突破 220 万、320 万标箱。提升铁路货场货运枢纽地位。推进杨梅塘国家铁路一级货运中心站、甬金铁路苏溪集装箱办理站等铁路货运场站建设。加快货运铁路专用线建设,探索创新铁路局、地方政府、企业三方共建共享的铁路专用线建设模式。提升既有铁路专用线利用率,畅通铁路进企入园“最后一公里”。提升城市货运物流清洁水平。推动城市物流清洁化变革,按照“外集内配”原则,完善城市货运枢纽布局。支持浙北区域结合城区老码头改造,发展生活物资水陆联运,利用现有城市铁路场站建设城市物流集中配送中心。支持出台新能源货车城市道路便利通行政策,扩大城市新能源货车应用。(三)协同推动交通运输装备更新加快中重型货车新能源化。协同推进钢铁、燃煤火电、水泥、有色等重点行业以及主要港口、物流集散地等重要场所的

货运车辆新能源替换;率先在水泥行业全面推广新能源货车。深化并推广安吉县工程运输车辆全县域新能源替代试点工作。探索推动渣土运输、混凝土搅拌、生活垃圾等车辆清洁化。加快老旧高排放船舶淘汰替换。支持内河货船15年船龄以及沿海货船 20 年船龄以上老旧船舶加快报废更新,支持有条件地区开展船舶尾气治理改造,持续推进船舶船用燃料油抽检工作。大力推进内河船舶电动化,重点推动中短途运输内河货船及库湖区船舶等应用。到 2027 年,淘汰老旧运输船舶超600艘,内河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船舶数量年均增长不低于20%。完善货运新能源基础设施。推进货运车辆充换电网络建设,加快公路、航道、港口、物流园区等沿线充换电站、加氢站布局,打造一批绿色低碳运输线路和货运枢纽,包括长兴—乍浦新能源船舶航线、甬金新能源重卡运输线、浙西南浙北建材基地至沿海通道等。推进港口岸电设施建设和船舶受电装置改造,提高岸电使用率。到 2025 年底,建成新能源重卡运输线沿线充换电站 30 座以上,建成新能源船舶充换电站8 座;到2027年,基本建成适配我省重点领域清洁运输需求的充换电网络。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大宗货物清洁运输转型,形成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加强年度任务调度推进。生态环境等部门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指导帮扶,推动工业企业清洁运输水平提升,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移

动源超标排放行为的执法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加强对港口码头、铁路货场、物流园区等重点物流场所指导帮扶,提升物流节点和物流通道清洁运输水平。(二)加强政策支持。积极争取中央生态环保专项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鼓励老旧柴油车船淘汰和新能源替换。支持有条件地区实施国四柴油货车限行政策,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出台新能源车船便利通行相关政策,协同推动交通运输降本与清洁运输水平增效。

(三)加强数据共享。结合智慧港口、智慧公路建设,充分利用现有门禁系统,按照《重点行业移动源监管与核查技术指南(HJ 1321—2023)》《浙江省重点行业移动源联网管理技术规范(试行)》等要求,推动港口码头、铁路货场、物流园区和重点工矿企业智慧门禁系统数据畅通和联动,提高数据共享和应用,支撑重点领域清洁运输水平不断提升。

(四)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清洁运输宣传引导,各相关部门要通过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开展清洁运输;在浙央企、省属企业和上市公司要率先推进清洁运输,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业团体的作用,积极参与并引导市场主体自觉开展清洁运输。

编辑:时而


凡本网注明“来源:浙江煤炭信息网”的所有价格、数据、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为“浙江煤炭信息网www.zjmtxx.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浙江煤炭信息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今日关注

本地行情
 
各地行情

相关新闻
·浙江近期高温仍是主旋律
·7月份浙江经济运行情况
·7月份浙江港口生产情况
·7月份浙江港口生产情况
·中国华电江毅在浙江区域调研
·浙江、江苏深入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2025年1-7月浙江省总发电量同增3.5%
精彩 推荐
专家分析
煤炭手机报
航运价格
·中国煤炭网    ·中国煤炭报    ·秦皇岛煤炭网    ·宁波航运交易所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加盟企业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版权说明 会员服务
电话:(86-574)-86282882 传真:(86-574)-86282882 E-mail:1005237761@qq.com
©Copyright 2009-2023,浙江煤炭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366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21102000986号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