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镇海新闻网 帮助
宁波动态 通知公告 宁波煤价 乍浦煤价 温州煤价 金华煤价 航运价格 公路运价 煤炭供求 注册会员
省内动态 全国动态 衢州煤价 台州煤价 绍兴煤价 发运港煤价 今日存煤 船舶动态 内河运价 广告服务
主办单位:镇海煤炭行业商会 指导单位:浙江省煤炭行业协会 主管单位:浙江省能源局  主办单位:镇海煤炭行业商会 指导单位:浙江省煤炭行业协会 主管单位:浙江省能源局 
首页 >> 省内动态 >> 正文

浙江能源消费大
http://www.zjmtxx.cn 2025/9/5 8:37:05 来源:国网浙江电力 点击: 作者:

浙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虽然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但节能减碳压力依然较大。

数据显示,2023年,浙江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60%,但单位GDP能耗仍是日本的2.3倍。面对“十四五”期间碳排放总量下降20.5%的目标,通过一系列碳治理实现碳排放减少势在必行。

与此同时,浙江大力推动产业转型,“新三样”、算力中心等新兴产业带动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2024年浙江人均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千瓦时,预计“十五五”时期全省电力电量增长率在6%以上,高于全省GDP增速。

需求在增加,但碳排却要求稳中有降,这更要求浙江全方位加强对碳的管控。

浙江还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经济占比67.4%,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80.8%,外向型出口民营企业对绿色能源消费相较其他省份更为迫切。

“2026年1月1日起,欧盟碳关税将正式实施,必须出具有效认证报告,才能有效满足对欧出口的碳关税条件。但全省工商业用户中仅12%具备碳核算能力,由此催生出庞大的碳管理市场需求。”华云设计低碳研究室专职杨鹏介绍。

“在国家战略推动下,近年来,浙江各级政府正在加快推动碳排放治理体系完善。”国网浙江电力发展部二级职员钱啸表示。

作为央企,同样是政府开展能源管理的重要支撑,电网企业开展碳业务一方面可以看作是响应国家战略、落实政府部署的战略必然,也是服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使命担当。“因此,开展碳业务对电网企业来说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杨鹏说。

在长期生产运营过程中,电网企业还积累了大量一手电力数据,这为开展碳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对上连接电源供给侧,对下服务用户,并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社会机构等建立广泛联系和合作,可有效聚合各方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减碳的最大合力。

此外,于电网公司而言,开展碳业务,还是适应能源变革大势,进一步提升供电服务能力、拓展供电服务内容的重要体现。这一举措在未来或将推动电网公司从“电力供应”向“能源服务”转变。

重技术探索更重规则设计

碳业务多向发力多点开花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就碳排放管理出台一系列文件,持续完善碳排放治理体系,引导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2024年8月,国务院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全面部署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建设任务。今年1月,浙江出台《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干举措》,进一步明确碳排放双控工作目标和实施路径,并大力推进碳计量、碳足迹等基础性碳核算工作。

政府减排降碳的决心进一步释放,促使电网公司提升碳业务能力,支撑和服务政府开展碳管理相关工作,并更好服务企业节能减碳?

如何找准减碳抓手?

今年以来,公司加快布局“3373”特色碳业务架构,以电碳协同为主线,加强电碳核算、低碳技术“两个支撑”,深化政府治碳、企业降碳“两个服务”,加快打造以电网企业为枢纽的政府、行业、企业“双碳”生态圈。

“我们认为,以数智赋能节能降碳,应该成为浙江在能源领域打造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抓手。”杨鹏表示。

当前,中国正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加快人工智能前沿产业发展。在浙江,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龙头企业,引领数字产业发展,DeepSeek等“杭州六小龙”,掀起浙江人工智能发展新浪潮。

借助浙江数字经济的领先优势,公司开展能源数据治理,实施电力碳足迹管理,支撑开展生态身份证、碳效码等数字化产品。

在湖州,供电公司研发数字化产品——工业碳效码,为全省49345家规上企业碳排放水平和碳利用效率赋码,对企业进行能效评价和减碳服务,累计助力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4万吨。

在杭州,供电公司打造“杭碳宝”,构建碳业务知识图谱,实现碳流溯源、减排预测、能效优化一站式服务汇聚。

这些数字化产品的研发应用,在开展碳排放治理上,发挥了实效,也在开展“双碳”精准智治,服务地方低碳发展上,形成了浙电方案和浙电样板。

“数字赋能是重要的手段,但支撑政府做好机制建设、规则设计等,于我们而言是更重要的抓手。”钱啸表示。

在杭州,由公司运营的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承担浙江省全品种全过程能源数据的采集、汇聚、加工、应用,助力政府掌握全省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情况,服务政府科学决策。

电网还与政府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同开展碳排放治理。

4月29日,公司与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签订协议,通过合作提升浙江碳排放管控水平,助力碳排放双控目标实现;推进碳普惠体系建设,形成全民参与的氛围导向;加快碳足迹体系建设,助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在机制和模式创新上,公司首创分布式绿电交易模式,2024年绿电交易量1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7.6%。推动金融机构开发碳金融产品,协助政府为节能减碳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在衢州,供电公司推动27家金融机构创新开发55项碳金融产品,已经形成1000亿元规模的碳账户信贷支持体系。

公司还运营全国首家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为节能减碳提供绿色技术要求。目前,累计促成绿色技术交易超1900余项,交易金额超46亿元。

从资源整合到政电企联合

碳业务未来应向何处而去

眼下,公司正加快碳业务开展,各单位也都在探索碳业务。

国网浙江综合能源公司开展多能供应、多域交易、能耗诊断、能效提升、“双碳”认证、标准引领等全产业链综合能源服务商,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全社会节能降耗。

浙江华云设计公司挂牌成立全国首个电力行业碳管理体系服务中心,面向重点行业企业、园区,提供碳管理体系指导咨询服务,并策划进一步管理措施,服务行业企业管碳降碳。

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建成工业、农业、交通等7大领域214.75万个碳账户,发布工业、建筑等6个领域碳核算地方标准。

永康被誉为“中国五金之都”,然而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产业属性严重制约永康绿色高质量发展。国网永康市供电公司打造五金企业精准用能数字化平台,精准开展企业用能数据采集与监测,生成碳治理决策报告,提供一站式减碳服务。

一系列探索,体现电网公司在碳业务上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而面向未来,电网公司在碳业务将向何处去?

笔者认为,对内需要加快业务统筹优化。眼下,公司系统多单位开展碳业务,产品不断出新和升级。但企业之间存在业务层面深度交集,产品研发也具有类似内核,需要进一步探索资源的高效利用。进一步促进数据融通、产品功能整合,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也进一步减少“内卷”。

同时,需要提升碳资产管理能力,加强对碳市场政策、规则和行情研究分析,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企业提供精准碳资产核算、评估、预测和交易策略制定等服务。强化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建设,攻关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探索在电力行业中应用CCUS技术的可行性和路径,并加快与碳业务相关标准等制定。

对外,需要深化与政府联动合作,推进与各级政府碳业务融合发展。深化绿证绿电碳业务服务中心、碳足迹服务中心等合作平台运营,推进省级碳普惠减排市场、碳足迹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省市延伸、地区融合、功能衔接的业务支撑架构,推动孵化具有政策、市场影响力的重大成果。

在助力政府服务企业减碳上,高效运营全国电力行业碳管理体系服务中心,为行业企业提供碳管理咨询、碳业务评级评价等服务。做好重点企业行业碳排监测,试点绿色电力消费核算服务。同时,创新零碳典型场景建设,探索打造零碳园区、乡村、工厂等示范工程。

开展碳业务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选择。国网浙江电力在碳业务上已取得积极成效。未来,则需继续深化碳市场参与,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强化技术创新与应用,加强区域合作与协同,为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时而


凡本网注明“来源:浙江煤炭信息网”的所有价格、数据、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为“浙江煤炭信息网www.zjmtxx.cn”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浙江煤炭信息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今日关注

本地行情
 
各地行情

相关新闻
·浙江电力援藏建设“耗牛背上的电站”
·看浙江的“绿色之变”
·浙江省重点领域清洁运输实施方案
·浙江近期高温仍是主旋律
·7月份浙江经济运行情况
·7月份浙江港口生产情况
·7月份浙江港口生产情况
精彩 推荐
专家分析
煤炭手机报
航运价格
·中国煤炭网    ·中国煤炭报    ·秦皇岛煤炭网    ·宁波航运交易所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加盟企业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版权说明 会员服务
电话:(86-574)-86282882 传真:(86-574)-86282882 E-mail:1005237761@qq.com
©Copyright 2009-2023,浙江煤炭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366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21102000986号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