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保尔森基金会和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2022年“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简称“保尔森奖”)颁奖典礼在线举行。国网浙江电力《“电碳数链”协同治理体系,助力社会精准降碳》项目,从百余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保尔森奖——绿色创新”类别唯一的年度大奖,也是中央企业首次获得该奖项。
评委会联席主席、德太投资睿思气候基金高级顾问、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特雷西·沃斯滕克罗夫特(Tracy Wolstencroft)先生对项目评价道:“该项目兼具规模性、可复制性,以及跨省市政策制定者、商业和金融机构协同治理的结构,这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将为脱碳行动有力赋能。”
国网浙江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尹积军发表获奖感言。他表示,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协作,公司申报这一国际奖项,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可持续创新,让更多地区、更多行业看到“负成本-零排放-正增长”的新机遇,走上高质量零碳转型路径。
“保尔森奖”不仅是对国网浙江电力在绿色发展方面创新实践的肯定,还是对国网浙江电力将数据要素、新能源技术要素注入各个行业,将能源降碳过程与产业质量提升过程耦合起来,实现绿色发展、包容性发展的有效举措的认可。
据悉,“保尔森奖”发起于2013年,现由保尔森基金会和清华大学联合主办,是可持续发展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奖项之一。奖项表彰中国境内具有创新性、可复制性、兼具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的解决方案,以应对全球最为紧迫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挑战,是可持续发展领域备受瞩目的年度国际奖项。奖项设立“绿色创新”和“自然守护”两大类别。
当前,在推进“碳中和、碳达峰”目标进程中,存在宏观与微观能源数据脱节的问题,仅靠统计能耗难以有效识别企业对外部能源和经济因素的响应程度,难以对各地区、各行业、各减碳路径下的降碳成效进行精细评估。与此同时,尚未形成减碳减排方面的客观、直观评价体系,且电、煤、气、油之间数据统计未打通,给企业降碳行动的深入持续开展也带来了一定制约。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国网浙江电力率先开展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研究,让企业走上高质量零碳转型路径,为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
2021年以来,国网浙江电力以政企合作方式,建成全国首个省级能源大数据中心,并率先实现了“省级后台-市级中台-业务前台”的业务架构,有效支撑政府精准施治、赋能企业节能降碳、带动金融机构精准绿色授信。主动延伸业务链条,通过开展“数智赋能”和“供电+能效服务”等业务创新,将原本“沉睡的、分散的数据要素”有效聚合、充分唤醒,在节能降碳领域实现“用能数据”向“公共产品”创新转化,全面支撑浙江高质量“双碳”工作。
该项目在创新性方面实现了突破,打破跨部门“数据壁垒”,牵头对水电煤气等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39类数据进行共享、解构与融合,建成全国首家省级能源大数据中心,推动能源数据可视化。发布首个包括“碳效码”、工业企业“碳账户”在内的企业“碳-能”数据产品,促进具有包容性的可持续工业化。在绿色效益方面,该项目通过打造浙江省双碳数智碳平台,覆盖浙江4万多工业企业,精准柔性管理能耗总量。推出“供电+能效服务”,促进企业精细用能降低能耗。实施“绿电碳效码”推动分布式光伏资源开发,创新“碳效贷”“碳惠贷”等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精准绿色信贷支持。
该项目还完成了《能源大数据中心业务架构》《能源大数据中心总体架构和技术要求》两项企标立项和编制,构建了省、市、企业三方协同治理平台,打造了开放多元、电碳协同的降碳服务新生态,在全国具有示范推广性。
截至目前,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已汇聚能源数据279.6亿条,上线60余项能源数据产品,为政府部门提供数据服务和决策支持。主动融入政府的企业管理评价体系,初步形成全社会低碳转型共同体,完成用能权交易113笔,用能指标276万吨标准煤,交易金额5.45亿元。同时还开发“碳单”数据产品,为浙江500多家酒店降低能耗将近10%,充分实现了“电碳数据”的社会价值。